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1-18 09:55
□ 赵海涛
文化是国家的不朽血脉,是人民的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重要位置,深入总结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面临的新实践、新要求,深刻回答传统文化发扬与传承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源创新、全民参与中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文化产业在迭代升级、为民服务中实现总量规模大幅增长,新时代文化气势磅礴的复兴气象,积淀起前所未有的自信自强。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样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因不同地域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而形成各具特色和不同样貌的地域文化,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是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要求的重要举措。
推动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要保持地域文化的本色。文化既是本土的,也是世界的,优秀的文化最能引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情感共鸣。菏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里可以接受尧的传说、庄子传说的传承之响,可以聆听山东琴书、鲁西南鼓吹乐的千年遗韵,可以欣赏商羊舞、佛汉拳、曹州面人的古风遗存,可以感触华夏牡丹的国色天香,在齐鲁文化、儒家文化的持久浇灌下,菏泽拥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的发展首先面对的就是传承,就是如何保全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永续流传。这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个性特征和本来样貌,健全完善保护和传承的办法和措施,培养培育文化传承的理念和人才,保持本土文化的底色和意蕴,维护好菏泽人民的精神家园。
推动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搭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文化价值需要通过经营符号性的商品或服务来实现产业价值,当本地的文化特色与现代化的文化传播手段相结合,文化产业对当地的经济贡献就会越来越大。当前,各地大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将文化和旅游、文化和科技、文化和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非遗、演艺和产业相结合,做大文化产业的同时,也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步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引擎,借助多端媒体的技术赋能和文化内核的创新表达,找到菏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条件和需求的契合点,推动实现形式再造和传承发展。
推动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同时具备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既可以通过意识形态功能教育人、引导人,同时也可以满足人的多元化文化消费需求。推动文化发展与创新,必须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地域文化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监管制度,强化文化产业生态的综合治理,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构建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菏泽加快实现后来居上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市委讲师团)